当终场哨声在盐湖城响起,开拓者 136-134 客场险胜爵士的比分定格,摩达中心的复兴希望愈发清晰。自蒂亚戈 - 斯普利特接手帅位以来,这支曾深陷低谷的球队以 3 胜 1 负的战绩强势反弹,场均轰下 126 分的进攻火力冠绝联盟中游球队,更以 3 胜 2 负的开局攀升至西部第五。而替补前锋杰拉米 - 格兰特场均 21.6 分、47.1% 三分命中率的逆天表现,正是斯普利特战术魔法的最佳注脚。

这场与爵士的对决,完美诠释了开拓者的新生。首节双方陷入拉锯战,斯普利特植入的南美式进攻节拍初显威力 —— 通过高位策应与频繁传切,开拓者单节送出 8 次助攻,格兰特则在替补登场后用一记精准三分打破僵局。第三节成为转折点,当爵士将分差缩小至 2 分时,格兰特挺身而出,单节命中 3 记三分独得 11 分,其中两次接杨瀚森掩护后的接球投三分,正是斯普利特为其量身打造的战术套路。终场前 40 秒,他造杀伤两罚全中,为球队锁定胜局,全场 18 分 4 篮板的表现虽未刷新近期峰值,却处处彰显关键价值。
格兰特的爆发绝非偶然,而是斯普利特战术重塑的必然结果。在上任前的比赛中,格兰特虽曾砍下 29 分却陷入孤立无援的困境,球队因缺乏流畅传导导致进攻停滞。斯普利特上任后,不仅延续了开拓者多点开花的团队篮球传统,更优化了替补阵容的进攻逻辑 —— 让格兰特减少低效单打,专注于接球投与反击终结,这一调整使其三分命中率较上赛季提升近 10 个百分点。数据不会说谎:斯普利特执教期间,开拓者场均助攻数从 22.3 次增至 27.8 次,团队投篮命中率提升 4 个百分点,印证了战术革新的成效。

球队的蜕变不止于进攻端。斯普利特作为前马刺中锋,将防守基因注入球队,要求年轻内线杨瀚森与克林根强化篮板保护与协防意识。本场比赛开拓者篮板以 43-41 小幅领先,格兰特贡献的 1 次关键盖帽,正是防守体系升级的缩影。这种 "攻防并举" 的转变,让他们摆脱了此前 "攻强守弱" 的标签,也为击败爵士这样的西部劲旅奠定基础。
赛后更衣室里,格兰特与斯普利特的击掌被镜头定格。从战术边缘人到替补核心,从球队鱼腩到西部第五,开拓者用短短数周完成蜕变。正如斯普利特在训练中强调的 "节奏与精准",当格兰特的外线火力与团队篮球完美融合,这支重建中的球队,正沿着正确的轨迹驶向复兴。